研究报告

2025-07-09 | 于敏娜
70余年来,中国在维护南海海上安全中的作用和贡献有目共睹,特别是,近十余年来,通过提供智能化航海保障服务、提升海上防灾减灾能力、构建海空立体救捞体系以及深化打击跨国犯罪的国际合作等行动,中国为南海海上安全做出了与其实力相称且持续而稳定的贡献,充分体现了负责任大国形象。
2025-03-24 | BY 南海战略态势感知
2024年,美军继续加强对华军事威慑,在南海及周边地区维系着高强度的抵近侦察、穿越台湾海峡、前沿存在、战略巡航、演习演训和战场建设等行动。其中,美军大型侦察机的空中抵近侦察约1000架次,海洋监视及测量船累计活动706个舰日,较2023年显著增加;航母打击群8次进入南海,展示存在意味浓厚;全年至少有10艘攻击型核潜艇、2艘巡航导弹核潜艇和1艘战略导弹核潜艇先后出现在南海及其周边海域,威慑和吓阻意味明显;轰炸机进入南海批次和架次均显著增加并频繁演练“南北对进”和“分布式作战”。
2024-09-26 | BY 南海战略态势感知
近年来,受美国推进“以海遏华”,南海问题有所发酵,部分争议存在激化趋势,引发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但目前摩擦主要存在于争议各方之间,争议问题并没有影响其他国家在南海享有的航行及飞越自由。大体上,中美两军在南海的互动及相遇是专业而安全的,大国竞争对南海航行及飞越自由的影响仍处于可控范围。真正威胁海洋航行的主要是非传统安全因素,如地理障碍、自然灾害、发展不平衡和海盗及武装劫船等,长期未得到应有的关注和重视。
2024-03-21 | BY 南海战略态势感知
2023年,美军继续加强对华军事威慑,在南海及周边地区维系着高强度的抵近侦察、穿越台湾海峡、前沿存在、战略巡航、演习演训和战场建设等行动。其中,美军大型侦察机的空中抵近侦察约1000架次,并频繁抵近中国大陆领空;航母打击群和两栖戒备群大型编队8次进入南海,停留时间、训练强度和针对性都显著增强;全年至少有11艘攻击型核潜艇和2艘战略导弹核潜艇先后出现在南海及其周边海域,威慑和吓阻意味明显。另外,盟伴联合行动和无人系统运用在2023年美军南海军事活动中较为突出。
2023-03-26 | BY 南海战略态势感知
2022年,在俄乌冲突背景下,美军高度强调对华军事威慑,在南海维系着高强度的对华抵近侦察、穿越台湾海峡、前沿存在、战略威慑、航行自由行动、演习演训和战场建设等行动。其中,美军大型侦察机的空中抵近侦察约1000架次,数次进逼至距中国大陆领海基线13海里处;航母打击群和两栖戒备群8次进入南海,较2021年的12次有所下降,但每次在南海的部署时长增加,多在10天以上;全年至少有13艘攻击型核潜艇先后出现在南海及其周边海域,威慑和吓阻意味明显。因美国国会众议院原议长佩洛西窜访台湾,台海局势急剧升温,美军南海前沿部署及行动还加强了与台海及东海的联动。
2022-03-27 | BY 南海战略态势感知
2021年,美国高度强调对华军事威慑,美军在南海维系着高强度的对华抵近侦察、穿越台湾海峡、前沿存在、战略威慑、“航行自由行动”、演习演训和战场建设等行动。其中,美军大型侦察机的空中抵近侦察约1200架次,数次进逼至距中国大陆领海基线20海里;航母打击群和两栖戒备群12次进入南海,较2020年至少翻了一番;攻击型核潜艇全年至少有11艘先后出现在南海及其周边海域,“海狼”级“康涅狄格”号甚至在南海北部发生了“撞山”事故。此外,美军在战略、战术、作战概念及装备研发等方面也加大对“大国竞争”的聚焦,对华针对性大幅增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