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内容
2025-09-10 | BY 南海战略态势感知
近年来,美军在南海及周边地区不断加大无人侦察平台的部署与运用,尤其以RQ-4“全球鹰”、MQ-4C“海神”以及MQ-9“死神”等中高空长航时无人机为代表,构建起“情报-监视-侦察-打击”一体化的多维空中网络。这些无人平台凭借远程滞空能力、模块化传感系统、低风险高频次出动的特性,成为美军在西太平洋地区前沿部署及活动的核心支撑力量。
图1 美国大型无人机在西太平洋地区的部署
一、RQ-4“全球鹰”无人机
RQ-4无人机配属美国空军,该机最大飞行速度644千米/小时,续航航程在2.5万千米左右,可持续飞行36小时,完全可以进行跨洲际飞行,是一种战略、长航时、高空“深视野”ISR平台,与卫星和载人ISR相辅相成。该机配备包括合成孔径雷达(SAR)、光电/红外传感器(EO/IR)、信号情报收集系统(SIGINT) 以及...
2025-08-19 | BY 王腾飞
在全球范围内,渔业不仅是数十亿人获取动物蛋白的重要来源,也为数千万人提供了赖以生存的工作机会。然而,受气候变化、环境污染以及人类活动等一系列因素影响,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海洋渔业资源状况持续恶化,处于生物可持续水平范围内的渔业种群比例从1974年的90%下降到2019年的64.6%。其中57.3%达到可持续捕捞的上限,仅7.2%未充分捕捞。三十年来,尽管时常遭受外部的争议与质疑,但中国始终坚守,未曾动摇,为区域海洋资源养护、生态修复及渔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出了重要贡献。
当地时间2025年7月26日,美国海岸警卫队脸书账号发表声明,声称“中国科考船‘雪龙2号’在位于阿拉斯加州的乌特恰维克(Utqiagvik)约290海里的美国北极海域主张的延伸大陆架范围内被发现”,并指出“美国海岸警卫队科迪亚克空军站的C-130J固定翼飞机对‘雪龙2号’作出‘响应’。事发时‘雪龙2号’位于美国延伸大陆架界限以内130海里。” 声明还特别引用了美国海岸警卫队北极区指挥官鲍勃﹒利特尔(Bob Little)海军少将的表态:“美国海岸警卫队与合作伙伴和其他机构一道,密切监视并应对外国政府船只在美国水域及其周边的活动以确保领土完整、捍卫主权利益,防范有恶意的其他国家行为。”[1]
中国研究船雪龙2号 图源:美国海岸警卫队
对于这起事件,本文将依次甄别“雪龙2号”和美海警机各自行为的国际法性质,并探讨美国“外大陆架”主张存在的合法性疑问,...
2025-07-18 | BY 雷筱璐
南海叙事本应是南海地区局势的一面镜子,但长期以来,它并没有客观地反映南海地区的真实情况,反而成为域外国家在南海进行地缘政治博弈的工具。王毅外长的提议,就是要让南海叙事正本清源,从扭曲的“哈哈镜”蜕变为堂前高悬的明镜,引领南海地区的和平、稳定与合作稳步向前。
2025-07-09 | BY 于敏娜
70余年来,中国在维护南海海上安全中的作用和贡献有目共睹,特别是,近十余年来,通过提供智能化航海保障服务、提升海上防灾减灾能力、构建海空立体救捞体系以及深化打击跨国犯罪的国际合作等行动,中国为南海海上安全做出了与其实力相称且持续而稳定的贡献,充分体现了负责任大国形象。